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NEWS REPORT
新闻报道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AI爆火但创业百死一生 2017年它会大爆发吗?

2016年12月19日   来源:网易科技     

76150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网易科技承办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于12月16-17日在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大会上,人工智能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的大咖云集,共同讨论了2017年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技术突破以及市场走向。

  AI创业百死一生,它究竟是技术需求还是商业需求?

  赛伯乐中国投资高级合伙人张峻称,创业是商业行为,而非技术行为。就像今天的人工智能,即使创业者硬件平台成熟,技术算法先进,有商业需求才能走下去。自己在考察创业团队的时候,即使没有技术能力,但对客户和市场非常了解,这样的团队会受到青睐。技术行为和商业行为,这两者区别很大。

  机器之心创始人兼CEO赵云峰补充道,这次人工智能的爆发并非为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与此前的移动互联网有很大区别,这一领域是技术驱动的领域,拥有较高门槛的同时,也让一些团队进入误区,误认为技术门槛高以及自己技术能力强,而忽视了市场转化。因此,人工智能的投资最重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工程实现,这是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做得比较好的。其次是从工程实现到产品运用,这可能是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来说,最重要的环节。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认为,天使投资的概率岂止九死一生,而是万死一生。以中国最顶尖的天使投资人来看,失败的概率是99.99%。中国过去双创每天成立的公司有1万家,过去几年成活下来的屈指可数。

  张峻表示,在创业成功率极低的现实面前,创业者在创业之前要具备充足的准备,要有成熟的团队、核心的技术和好的项目经验等条件。而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对于天使投资成功的概率,能达到1%就非常好。

  明年的人工智能将迎来大爆发?大咖们不这么认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蕴红表示,人工智能的这次高潮与以往不同,它的火爆是由工业界推动,而不是由研究者推动的,是工业界从应用上反推了AI研究。

  宋继强认为,人工智能虽然已经发展了60年,但如果再发展20年后来看,今天的人工智能仍然是处于早期阶段。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尚未普及到各行各业,现在还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尚未出现专用的硬件。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前景,南京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楚新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牛顿、爱因斯坦还没出现,这一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前景广阔。以自身30多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工作经验来看,自从1997年IBM深蓝系统战胜国际象棋冠军之后,这一行业一直都非常火爆,从事研究的人员收入也是最好的。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孙富春认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要有发展,必须要靠认知科学,其次是创新。孙富春称,未来五年影响人工智能的五大技术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触觉,我们都希望机器人有认知能力,但是现在的机器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将来机器人特别需要这种视觉和触觉的突破。

  虽然人工智能还处于婴儿期,但是人工智能市场目前的参与者还是有很大机会。第四范式CEO戴文渊认为,人工智能要在产业落地需要五大条件,首先是要有数据,要有明确的业务定义,也需要懂算法,要懂如何去设计架构,要懂得如何设计产品。人工智能真正在产业落地,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事情,而是五项综合的结果。

  未来的机器人,究竟靠什么才能普及?

  在大会上,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李学威也表示,目前日本和欧美国家都十分重视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机器人战略规划,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扬生院士认为,现代化的目的是解放肉体,而智能革命则是对人类心脑的解放。人类的弱点恰恰是机器人的强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机器人的时候是否要考虑人的需求,能否把机器人做成随身可携带可、穿戴等问题。

  徐扬生说道,感知、认知和动作是机器人的三大要素。对于工业机器人,徐院士表示我们的观念出现了错误,过分强调工业机器人的通用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找到通用性和实用性的平衡点至关重要,非标准、非通用的工业机器人将大有前途。

  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教授俞凯认为,认知的难点在于机器没有是非之分,如何可观精确的衡量交互决策,这是也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难点,目前包括深度学习、知识与数据双驱动、强化学习三类技术都在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语音理解的范畴延伸,知识库和应用规划的结合,这些都不能通过收集到的原始大数据来完成,还需要有很多的算法加进去,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产品总监曹文韬认为,机器人或智能助理只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载体,而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各家对实现方式不同的理解会导致落地产品的不同。曹文韬分享了在做微软小冰的独特思路。在语音方面,微软把一些技术应用到小冰上,把一些语义理解和对用户的情感提现在对话过程中,再应用到场景中,用户就会真正感受到小冰是在聊天而不是回答问题,还能知道用户的心情到底是什么,更进一步的增强了黏性。在图片交互上,曹文韬认为图象识别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用户通过图象识别沟通的时候,所具备的不是图象识别,而是视觉,这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例如,当你把受伤的脚的照片发给你朋友的时候,你不愿意让朋友告诉你这是一个受伤的脚,所以把这个照片发给一个机器人的时候,如果他告诉你,伤得严重吗?机器人从这张图里看到了自己的感知和感官,让用户真正感知到,机器人像一个人去处理,而不是一台机器去识别。

  AI人才紧缺 李德毅呼吁建立一级学科

  在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发表主题报告,呼吁将“智能科学与技术”设立为一级学科。“智能学科培养人才的就业方向,几乎覆盖全社会所有的领域,今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将离不开人工智能。”李德毅表示,现在的迫切任务是明确一级学科的位置,厘清课程体系,“给黑孩子上户口”。

  李德毅表示,智能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与技术,对于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机器人将成为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扩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侣,将引发人人联网、物物联网的崭新形态,也将改变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从独立性而言,李德毅分析称,智能学科是社会发展到智能时代的必然结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层次上,应该有独立的课程体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可以聚焦智力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强烈需求,这是任何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

  附: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揭晓 28个项目获殊荣

  在本次大会上,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28项大奖,包括成就奖1名、创新奖13名、进步奖14名。

  其中,香港城市大学王钧由于在丰富和拓展神经动力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神经网络优化计算和工程应用等前沿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就奖。

  浙江大学吴朝晖创新团队由于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理论与方法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清华大学李刚由于在基于结构化稀疏处理的时敏目标雷达智能探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第四范式戴文渊由于成功将迁移学习技术应用到互联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清华大学马惠敏由于在基于图像认知的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等等。

  据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吴文俊院士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该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核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国科奖社证字第0218号)。该奖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评审及颁奖活动,先后授予72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69名学者及专家,96个创新成果和项目表彰奖励。

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奖励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