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NEWS REPORT
新闻报道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在深圳揭晓 28个项目摘得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殊荣

2016年12月20日   来源:THU数据派     

75859

12月16日下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深圳召开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新闻发布会。香港城市大学王钧的“构建神经动力学优化理论基础,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发展”斩获成就奖,浙江大学吴朝晖创新团队完成的“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理论与方法”和北京工业大学乔俊飞等完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摘得创新一等奖和进步一等奖殊荣。

  12月16日下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深圳召开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新闻发布会。香港城市大学王钧的“构建神经动力学优化理论基础,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发展”斩获成就奖,浙江大学吴朝晖创新团队完成的“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理论与方法”和北京工业大学乔俊飞等完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摘得创新一等奖和进步一等奖殊荣。

  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浙江大学吴朝晖创新团队和北京工业大学乔俊飞等28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放春教授宣读《奖励决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张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协主席蒋宇扬,浙江大学校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吴朝晖,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国际组织处副处长李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贾兴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成,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孙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国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科研处长刘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主任刘成林,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委会主任庄越挺,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主任严新平,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主任孙富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主任王蕴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班晓娟,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任黄心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办公室主任余有成等出席活动并颁奖。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学会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化产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通过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总结交流、推选表彰优秀的智能科技成果、创新团队及应用项目,切实调动广大智能科技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帮助地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智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由网易科技与智能君博承办。机器之心、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协会、思必驰、商汤科技联合协办。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深圳商报、中国新闻网、广东电视台、网易科技、机器之心、动点科技、donews、雷锋网、蓝鲸TMT、亿欧网、猎云网、智东西、投资界、36kr、钛媒体、知识分子、大数据文摘、人工智能学家、THU数据派、中国智能化产业与产品网等30余家中央、省市新闻单位和行业新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据了解,2016年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成就奖1名,创新奖13名;进步奖14名。香港城市大学王钧由于在丰富和拓展神经动力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神经网络优化计算和工程应用等前沿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高水平创新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就奖;浙江大学吴朝晖创新团队由于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理论与方法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李刚由于在基于结构化稀疏处理的时敏目标雷达智能探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第四范式戴文渊由于成功将迁移学习技术应用到互联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清华大学马惠敏由于在基于图像认知的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由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乔俊飞、于海斌、韩红桂、苑明哲、常江、于广平、杨庆、李文静、杨翠丽、侯莹、武利、张会清、严爱军、高学金、郭民、柴伟、王景杨、张建华、王佳伟、高永青、郝二成完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曹其新、徐方、朱笑笑、邹风山、冷春涛、王鹏飞、杨奇峰、李学威、陈鹏、白卫邦、张昊若完成的“面向数字化工厂的搬运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章和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李智军、孙富春、袁培江、宋嵘、史震云、胥布工、张卫平、顾捷完成的“可穿戴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成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张晓宇在智能交互式主动学习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工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邢立宁在智能优化中演化与学习的机制及方法领域的创新工作、浙江大学刘华锋在心脏图像获取与定量参数鲁棒估计研究领域的创新工作、北京印刷学院刘福平在波场信号仿真模拟及检测误差智能控制研究领域的创新工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由复旦大学、上海英集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苏州俐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张文强、王洪荣、张超、郑骁庆、路红、张睿、白建松、牛军钰、冯瑞、胡洋洋、杜正阳、秦晋贤完成的“基于视听感知的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赵琳、刘利强、刘厂、赵玉新、程建华、丁继成、沈志峰、张勇刚、高峰、李亮、奔粤阳、李宁完成的“船用智能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项目成果;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的吴超仲、吕能超、褚端峰、朱敦尧、张晖、贺宜、王沛、吕植勇、高嵩、张思玉完成的“不良驾驶行为智能识别与安全预警方法及应用”项目成果;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李红浪、陈海军、高顺利、李夏喜、柯亚兵、董兰飞、刘久玲、刘明华、邢琳琳、程利娜、田亚会、蔡飞达、卢孜筱、滕学志完成的“智能微声传感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北京大学谭营在计算智能方法及其理论研究领域的创新工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贺晔在健康信息定量分析技术的创新工作、丽水学院李小波在识别肿瘤相关基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的创新工作、上海海事大学周日贵在量子计算模型与算法研究及相应的可逆逻辑电路设计的创新工作、天津工业大学刘晓明在基于网络科学理论的能源互联网电气开关装备混沌特征研究领域的创新工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三等奖。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的欧勇盛、张国栋、刘宏、吴新宇、刘明、宋章军、江国来完成的“低成本室内机器人导航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周楚新、张伟、欧吉顺、吴德才、支银芳、宋开莉、金文容、王力军、周路、周发展完成的“基于大数据技术农业云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德维创盈科技有限公司的范军芳、王伟、付国栋、高可、刘宁完成的“微小飞行器智能制导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上海大学、佛山定中机械有限公司、佛山永信制盖有限公司的周文举、王海宽、杜大军、徐鹏、费敏锐、钟耀华、钟定中完成的“基于智能学习的皇冠瓶盖在线高速视觉检测系统”项目成果;大连工业大学、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的陶学恒、张旭、王慧慧、吕艳、张鹏、芦金石、曾振华、崔绍华、刘同波、王海洋、刘德云完成的“基于机器人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高效智能清洗装备研发”项目成果;南昌华梦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贾杰、田忠、涂世武完成的“轻小型长航时、大纵深图像实时传输巡查无人直升机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立新、杭鲁滨、刘翔、郭卫、金晓怡、吴佩松、杨勇、章伟、庄慧忠完成的“非结构环境下河道清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分别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同期举行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的主题报告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地位,从培育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时代紧迫性出发,对提升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观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的主题报告“智能机器人:问题与思考”,从全新视角阐述了智能机器人时代所面临的发展窘境和时代课题。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的主题报告“跑步进入BOT时代”,则从英特尔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大背景,详解BOT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的主旨演讲“大数据不再是AI发展瓶颈,未来企业赢在‘维度’”,将从人工智能数据技术发展遇见的问题入手,开辟了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向:迁移学习。以“小数据”为方向的迁移学习,打破了目前深度学习只能使用大数据的瓶颈,以高维度的人工智能帮助未来企业在下一场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商汤科技首席研发总监林倞的主旨演讲“科技 X 商业”,重点阐述了商汤科技在人脸识别、图像视频内容解析等方面的一系列原创技术,并且展示在金融、移动互联网、安防监控三大行业的典型产业落地成果。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俞凯做的主旨演讲“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认知计算”,他认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智能语音感知智能领域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思必驰深耕垂直场景的语音交互技术,目前致力于解决理解、决策和表述等认知智能领域问题,使其实现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作为人工智能虚拟伴侣机器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产品总监曹文韬以“微软小冰是如何修炼成的”为演讲主题,结合微软人工智能技术,讲述微软小冰在商业和行业解决方案中的方法论和技术支持。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高级架构师张少霆的主旨演讲“深度学习的技术应用”,从一般的深度学习模型如何用千万级别的样本量完成训练,从而突破超高维度的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最终攻克数据源不足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的巨大障碍,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邹凤山的“公共服务机器人现状与发展”主旨演讲,结合近年来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共服务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详解新松公司松果系列服务机器人产品及特点,以及他对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进行的总结和展望。南京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楚新的“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的架构和应用”主旨报告,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核心技术入手,列举了人工智能在智慧工厂与智慧农业的应用案例,分析认为生物体的群体智慧对于中国这个一个庞大的农业,农村,农民人口有巨大的前景。同时他也提出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架构的设想,人、机、电子爬虫与微生物将成为合作学习的代理(Collaborative Learning Agents )。

  经过研究讨论,广大学者、专家和企业领军人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前沿和创新变革,探讨珠三角门户—深圳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以及如何将我国数据和用户资源优势转换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优势,加快产业与资本的融合,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与会专家还从不同的视角,结合人工智能的热点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总结与思考未来2017年人工智能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机遇和产业新动能,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战略方向与发展趋势。

  同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35个专业委员会召开了“2016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委会主任与秘书长年度工作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王国胤教授主持会议,并首次举办“AI技术创新和产业崛起”圆桌论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主任刘成林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主任严新平教授,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杰青、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主任孙富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主任王蕴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班晓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任黄心汉教授分别从各自研究成果如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转化,以及从AI学术与技术,产业应用与资本融合的独特视角,探究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破解人工智能在产业技术和应用领域的瓶颈难题,反思了人工智能在核心产业聚集与落地方面的不足及成因。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举办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召开了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暨“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成果路演”新闻发布会,清华大学教授马惠敏的“基于图像认知的心理测评系统”、复旦大学副教授张文强的“中医自诊服务机器人”、 南昌华梦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辛的“军警用无人机系统”等项目成果,受到了与会多家投资机构的高度青睐。与此同时,在全球首款机器人大脑(云+端)开放平台发布会上,中科汇联开启了“nao.ai”时代,将人们的视角带往更远的未来。最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合发力。

  据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吴文俊院士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由国家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国际知名IT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捐资,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核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国科奖社证字第0218号),被外界誉为“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该奖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方针,奖励在智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评审及颁奖活动,先后授予72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69名学者及专家,96个创新成果和项目表彰奖励,为不断推进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奖励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