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INNOVATION TEAM
创新团队
首页 > 创新团队 > 正文

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19年01月11日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54419

陆汝钤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83年任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80-1987年任计算机科学研究室主任,1987-1990年任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1991-1994年任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专家简介

  陆汝钤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83年任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80-1987年任计算机科学研究室主任,1987-1990年任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1991-1994年任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陆汝钤院士是中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就,与此同时还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在全过程计算机支持动画自动生成、专家系统开发环境、软件自动生成、少儿图灵测试、知件、大知识特征刻画等方面取得多项被国际公认具有创新性的领先成果。

  陆汝钤院士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集体奖,1983年获中科院重大成果一等奖,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华罗庚数学奖,2014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另外曾获科普创作一、二、三等奖,在第三和第四次中国科普作协代表大会上两次被评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所有这些奖励中陆汝钤均为唯一/第一获奖者。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一)理论创新:数学方面:1959-1963年陆汝钤在数学所师从华罗庚院士,并在陆启铿院士指导下从事多元复变函数论研究。首先在一大类非对称可递域上建立起调和函数论,正面回答了在著名的Cartan猜想被否定以后,学术界对非对称可递域上能否建立调和函数论的疑惑。

  计算机科学方面:提出了可统一各类优先文法的广义优先文法,给出了有效的分析算法及相应的正确性证明。研究了逻辑语义、代数语义和分布式语义,证明了任意Horn子句集的模型论语义和最小不动点语义的等价性。给出了能描述动态控制结构的基调式代数语义。把平面的Petri网扩展成多页的Petri/Riemann网(P/R网)作为进程模型,获得了演算的最大真并发结构。

  量子计算方面:拓展了基于量子逻辑的格值量子有限自动机,给出并证明了其上的广义泵引理。证明了希尔伯特空间上的该类量子自动机全体对复空间维数n构成一个真包含谱系。研究了量子进程代数的代数语义,证明了两个量子进程代数双模拟当且仅当相应的种子代数深度同构。

  (二)理念创新:1985 年在国际上率先研究异构型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把机器辩论引进人工智能。

  2005年提出“知件”和“知识中间件”概念,作为从软件中分离出来的领域知识的独立商品化形式。提出了知件的三个生命周期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知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知件工程、基于知件的软件工程、软件/知件协工程等概念和现实技术。

  针对继大数据之后出现的大知识概念,2016年在国际上首次给出大知识和大知识系统的10MC特征刻画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各个MC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参考标准,还进一步地给出了大知识工程的初步定义及生命周期模型,这是具有突破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智能技术创新:1982-1984年设计并主持开发集逻辑过程和产生式于一体的模块式知识工程语言TUILI。设计并主持实现分布式逻辑推理和基于分布式推理的城市交通管理软件。

  1988年提出Pseudo-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NLU, 类自然语言理解)方法,作为一种简易但有效的从书面语言素材自动获取知识以快速构造基于知识的系统的《天蜂》技术,可把ICAI(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生成技术从初期的手工编制、和后来主流的用写作软件编制,推进到基于知识的自动生成;将PNLU应用于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则形成一套基于知识的管理软件快捷开发技术《天鹰》。1994-1997年研究常识问题,设计并建设了面向agent和本体的大型常识知识库《盘古》.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少儿图灵测试系统和成功的少儿图灵测试。

  1990-1995年提出一套全过程计算机支持动画自动生成技术《天鹅》,可以通过一系列动画中间语言的转换,借助于动画知识库支持下的启发式推理技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到繁,把用受限中文自然语言的故事自动转换成计算机动画,在艺术创造领域发展了人工智能。

  (四)工程开发:1972年起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1972-1974年研制了DJS-21机上Algol60编译程序改进版。1975-1981年倡导并主持旨在软件机械生成和自动移植的系列软件计划(XR计划),1987-1990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完成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的研制,应用于国防和经济的二十多个领域。

  (五)著作丰盛: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撰写和主编出版著作十余部。其中两卷本《人工智能》在国内有较大影响,被许多高校用为教材。《计算机语言的形式语义》及其两卷扩充版《计算系统的形式语义》系统地总结了该领域的成果。《Knowware the third star af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在国际上全面地介绍了知件的创新思想及研究成果。《软件移植:原理和技术》、《专家系统开发环境》、《Domain modeling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formal approach》和《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mputer animation》

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奖励资质